為了改善屏幕閱讀體驗,BBC在2018年底邀請專業(yè)字體開發(fā)機構為其設計了一套全新的字體「BBC Reith」,其名字則來自于BBC創(chuàng)辦人John Reith的名字。也就是說,這次更新LOGO其實就是調整了三個矩形塊的間距,然后驕傲地將新字體敲了進去。
有人質疑BBC完全是浪費納稅人的錢,這種似有似無的改變需要支出如此高的成本,實在是令人不解。
據了解,BBC 的三個矩形塊LOGO最初由英國著名平面設計師 Abram Games 于1958年設計完成,當時這三個方形盒子里的「BBC」是傾斜的。隨著電視的不斷發(fā)展,影響也越來越大。1963 年,BBC重新設計LOGO,將三個矩形塊像字母那樣,變成了斜的。
此后,BBC曾多次修改LOGO設計。比如1971年至1988年間,傾斜的矩形塊增加了圓角,塊之間的空間更大,在電視屏幕上能夠更好地展示給觀眾。
1988年5月,BBC 委托另外一位平面設計師 Michael Peters 重新為其設計的LOGO。Michael Peters 再次銳化平行四邊形邊緣,并將它們的傾斜角度統一到 17 度。字母的下方增加了由藍紅綠三種顏色組成的下劃線。三條彩線分別反映了蘇格蘭、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的旗幟以及彩色電視機熒光屏上的三種熒光粉。
1997年,英國平面設計師 Martin Lambie-Nairn 又一次重塑BBC品牌形象。去掉了LOGO下方的線條,原來傾斜的四邊形也被拉直,是其看起來類似于1958 年推出的第一代設計。LOGO中使用的字體為字體設計師 Eric Gill 于1926年創(chuàng)作的無襯線字體 Gill Sans。據說當年BBC重塑品牌花費了近150萬歐元,相比而言,最近花的幾萬歐元是不是感覺特別便宜。
這個LOGO設計成為BBC 歷史上使用壽命最長的一個版本,時至今日已經使用了二十多年。
從目前的節(jié)奏來看,BBC 正在慢慢用「BBC Reith」取代「Gill Sans」。根據BBC的說法,他們擁有定制字體的完整知識產權,以后不會因為字體授權而支付不必要的開支。